首頁 觀點科普 《脊椎健康101》椎間盤突出與骨刺,傻傻分不清?

《脊椎健康101》椎間盤突出與骨刺,傻傻分不清?

【本文由 神經外科溫崇熙醫師 審閱】

日常生活中,許多人因肩頸痠痛、下背痛或手腳麻木而求醫,經診斷後可能聽到「椎間盤突出」或「骨刺」這兩個名詞。本文將解析兩者的不同,幫助您更了解自己的脊椎健康。

enlightened什麼是椎間盤突出

椎間盤位於脊椎骨之間,由外層堅韌的纖維環和內部較為鬆軟的髓核所組成,負責維持脊椎的穩定性並吸收外在壓力。隨著年齡增長或長期姿勢不良,椎間盤可能因受壓過度而退化,導致纖維環破裂,內部髓核向外擠出,進而壓迫鄰近的神經,這就是所謂的椎間盤突出。

《 常見症狀 》

  • 局部疼痛,尤其在腰部或頸部
  • 手腳麻木或無力
  • 咳嗽、打噴嚏或久坐時症狀加重
  • 嚴重時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

《 常見成因 》

  • 老化導致椎間盤水分流失,失去彈性
  • 長期姿勢不良,如不當彎腰、低頭
  • 外傷,如搬重物、外力撞擊

enlightened什麼是骨刺

骨刺(又稱骨贅、骨質增生)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。當關節長期承受壓力或椎間盤退化時,身體會試圖透過增生額外的骨質來加強穩定性,這些增生的骨質即為骨刺。骨刺本身不一定會導致疼痛,但當其壓迫到神經或影響關節活動時,可能引發不適。

《 常見症狀 》

  • 早期可能無症狀
  • 疼痛或僵硬,特別是在清晨或長時間不活動後
  • 神經受壓時,可能導致手腳麻木或無力
  • 關節活動受限,影響日常生活

《 常見成因 》

  • 退化性關節炎:隨年齡增長,軟骨逐漸磨損,促使骨質增生

  • 不良姿勢與過度使用:長期姿勢不良或重複性動作可能導致骨質增生

  • 遺傳因素:部分人體質容易有骨質增生的情況

如何區分椎間盤突出與骨刺?

 

 椎間盤突出 

 骨刺 

主要問題

髓核擠出壓迫神經

骨質增生

影響神經 或 關節活動

主要原因

椎間盤退化、姿勢不良、

外傷

關節退化、慢性壓力、

不良姿勢

症狀

神經壓迫導致疼痛、麻木

可能無症状,但嚴重時會影響關節活動或壓迫神經

年齡族群

好發於年輕族群

(30-50歲)

好發於中老年人

(50歲以上)

 

如何預防與改善?

  • 保持正確姿勢: 避免長時間低頭或不當彎腰。
  • 適度運動: 強化核心肌群,如瑜珈、游泳等低衝擊運動有助於維持脊椎健康。
  • 避免過度負荷: 搬重物時應使用核心肌群及腿部力量輔助,避免不當彎腰提重物。
  • 控制體重: 減少脊椎承受的壓力,降低骨刺與椎間盤退化的風險。
  • 均衡飲食: 補充鈣質、維生素D與蛋白質,以維持骨骼與關節健康。

什麼時候該就醫?

如果出現以下情況,建議立即尋求專業醫師診斷:

  • 疼痛或麻木持續數週且未改善
  • 肢體無力
  • 大小便失禁

椎間盤突出與骨刺雖然都是常見的脊椎問題,但透過正確的預防與保養,可以降低發生機率,維持脊椎健康。若您有任何疑慮,務必諮詢專業醫師,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方案。

溫崇熙 醫師

專長:

脊椎微創手術 / 脊椎內視鏡微創手術 / 脊椎導航手術 /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 / 頸腰椎骨刺退化 / 椎間盤突出 / 手麻 / 下背痛 / 坐骨神經痛 / 腰椎滑脫症 / 脊椎腫瘤 / 脊椎外傷 / 水腦症 / 腕隧道症候群等

現任:

亞東醫院神經內視鏡暨超音波微創中心主任

亞東醫院神經外科專任主治醫師

輔仁大學醫學系兼任臨床助理教授

醫師臨床技能測驗國家考試考官

網路掛號資訊:
https://www.femh.org.tw/webregs/regsec1.aspx?id=0282&uid=90647